当前位置: 首页 > 业务工作 > 防汛抗旱
 
岳阳秋旱形势不容乐观 全市逾43万亩农作物不同程度受旱
编稿时间: 2019-09-06 11:24 来源: 岳阳日报新媒体中心
 

岳阳日报全媒体讯(记者 郝家勇)立秋过后,岳阳受台风“白鹿”和南下冷空气影响,尤其全市适时人工增雨,让岳阳此前的高温旱情得到了一定遏制,但旱情并未解除。岳阳市水旱灾害防御事务中心昨天的数据显示,目前全市7个县(市、区)68个乡镇逾43万亩农作物正遭受不同程度秋旱。

日前,岳阳市气象台发布的信息显示,今年1月1日至9月1日,全市平均降水总量为1042.8mm,较常年偏少8.5%。即便降雨最多的临湘市也不过1208.1mm,和往年相比也偏少了3.6%;降雨最少的华容县,累计雨量仅914.2mm,和往年相比少了11.6%。而上周自8月25日至9月1日,全市平均降雨量为9.9mm,较历史同期偏少了66.9%。

由于降雨偏少,我市共有7个县(市、区)68个乡镇受旱,农作物受旱面积43.58万亩,其中轻旱30.39万亩,重旱10.39万亩,干枯2.8万亩。市水旱灾害防御事务中心昨天的数据显示,全市受旱最严重的为汨罗市,目前的受旱面积已达到了14.04万亩,其中轻旱8.73万亩,重旱3.96万亩,干枯面积已达1.35万亩;其次为岳阳县,受旱面积在10.24万亩。此外,临湘市、华容县、平江县、云溪区不同程度受旱,各地受旱面积分别达到了5.29万亩、4.46万亩、2.71万亩、0.84万亩。

目前,我市采取积极措施防范应对秋季水旱灾害防御工作,确保农作物灌溉供水和群众饮水安全。针对秋季旱情,市水利局已下发通知,要求各地要密切关注旱情发展趋势,及时整理收集降雨、江河来水、水库蓄水、地下水等旱情信息,加强分析研判,提升旱情评估的科学性、准确性;要全面排查防旱抗旱的薄弱环节,科学制订和完善水工程应急水量调度方案和应急供水措施,按照“先生活、后生产;先节水、后调水;先活水,后死水;先地表、后地下”的原则,盘清蓄水家底,坚持“一把锄头管水”,强化抗旱水源统一管理和科学调配,协调好调水用水矛盾。特别是要加强农饮千吨万人水厂等骨干工程的调度,确保群众饮水安全;各地水利部门要与气象部门紧密联系,做好人工增雨准备,抢抓本地有降雨云系、台风外围云系等有利时机,及时开展人工增雨作业,有效缓解旱情。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