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宣传
|
重点任务
|
细化分解
|
抓好面向党政领导干部的安全生产宣传
|
1、各级安委会会同组织部门明确党委政府及部门党委(党组)中心组安全生产专题学习、党校入学安全生产专题报告等工作制度。其中各级各部门党委(党组)中心组要至少安排一次安全生产专题学习;市、县党校春秋两季主体班学习期间,安排一次由市、县政府分管领导主讲的安全生产专题辅导课。
2、各级安全监管部门定期向同级党政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和部门主要领导寄送安全生产简报、短信等安全生产重要信息。其中市安委办向领导干部发送安全信息不少于50万条,县市区不少于5万条。
|
抓好面向社会各界的安全生产宣传
|
3、各级安委办建立媒体通气会制度,在主流媒体开设安全生产政策法规、安全常识、领导干部谈安全、群众来信举报专栏,加强安全宣传,曝光反面典型。
4、市安委办集中组织开展安全生产巡回宣讲和新闻报道活动不少于2次,县市区不少于4次。
5、市安委办向城乡居民发放安全生产方面的书刊、画报和光碟5万册以上,县市区2万册以上。
6、各级安委办加强宣传阵地建设,每个县(市)在所辖乡镇(街道)建成2-3条安全生产宣传文化长廊,每个区在所辖乡镇(街道)建成1-2条安全生产宣传文化长廊。
|
抓好面向企业生产(经营)管理者和员工的安全生产宣传
|
7、按照分级负责原则,各级安委办定期编制一批安全生产警示短信向属地企业负责人发送,突出宣传落实企业主体责任,通报事故案例和安全生产预警信息。
8、集中开展企业主要负责人保护职工生命安全若干规定的宣传,定期进行巡回宣讲,切实增强企业生产(经营)管理者和员工的安全生产责任意识。
9、督促高危行业企业建立每天班前检查和训话制度、隐患举报奖励制度、职工举报奖励制度。
10、建立并督促落实企业负责人每半年为员工讲一堂安全生产课的制度。
|
大培训
|
重点任务
|
细化分解
|
实施企业从业人员安全生产培训工程
|
1、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采取脱产学习、委托培训等方式,全市2014年组织培训企业主要负责人1000名、安全管理人员2000名、特种作业人员5000人次、新工人和农民工20万人次以上。到2014年底,企业特种作业人员、矿山和危险品以及建筑施工等高危行业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100%持证上岗,企业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考试费用列入企业经营成本。
2、市直相关单位联合组织开展全市安全生产持证上岗专项检查。
3、对安全培训责任不落实的企业,依法给予处罚;造成重特大事故的,其主要负责人终身不得担任本行业企业厂长(矿长、经理)。
|
实施安全生产监管人员安全生产培训工程
|
4、市安监局举办1期市县安全监管人员执法资格培训班、分行业举办3期安全监管专题业务培训班,年培训500人次以上。市安委会和安监局安排专项资金对乡镇安全监管人员进行执法资格和专题业务知识培训。
5、市直相关单位分行业领域制订安全生产培训计划,认真组织实施。
|
实施地方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培训工程
|
6、各级安委办会同党校对每期党校主体班学员至少开展1次安全生产专题培训。
7、市安委办对县、乡政府和安委会成员单位分管负责人进行1次专题培训。
|
开展安全生产培训和考试基地建设工程
|
8、筹建岳阳市安全生产综合培训和实训基地。
|
大检查
|
重点任务
|
细化分解
|
落实企业隐患自查自改的主体责任
|
1、市安监局制订出台企业隐患自查自改信息月报制度通知,配套建立违规扣分、严格处罚、群众举报、核查抽查和责任追究等配套制度,在全市非煤矿山、烟花爆竹、危险化学品和有色、冶金行业企业推广。
|
建立领导干部带队检查工作机制
|
2、市安委办制定领导干部带队检查制度,重点检查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落实情况。
3、督促各级党委政府、各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的要求,全年至少带队深入基层开展安全生产检查2次以上,协调治理安全生产重大隐患和解决安全生产突出问题。
|
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大检查工作制度
|
4、市、县、乡政府或安委会成立常年检查组,市、县每季度至少检查1次,乡镇每月至少检查1次。市安委办分行业领域组成常年暗访督查组,全年至少开展4次以上安全生产大检查集中督查。针对重点地区和行业领域,突出重点时段,不定期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检查。
5、各级负有安全监管职责的部门全面开展“有计划、严要求、规范化”的安全生产行政检查,督促企业严格落实各项安全生产措施,督促中介机构依法依规经营。
6、坚持“四不两直”(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用陪同和接待,直奔基层、直插现场),开展安全生产暗访督查、突击检查、交叉检查、随机抽查复查。坚持“全覆盖、深排查,列表格、建台帐,签责任、严追究,下文书、速交办,促整改、抓到底”的五步工作法,落实重大安全隐患挂牌督办备案和复查验收制度,建立大检查闭环工作机制,落实隐患整改资金,实行谁检查、谁签字、谁负责,把大检查中发现的隐患整治到位。
7、市安委办对重大安全隐患挂牌督办制度落实情况进行专项检查,对市级挂牌督办重大安全隐患进行严格验收。
8、抓好《湖南省安全生产行政检查暂行办法》贯彻执行。
9、抓好《湖南省职业危害项目申报检查方案》学习贯彻。
|
大整治
|
重点任务
|
细化分解
|
深化安全生产“打非治违”专项行动
|
1、市安委办继续坚持“打非治违”驻点督导制度,选择30个左右重点乡镇(工业园)开展驻点督导。
2、各县市区成立由政府领导牵头的专门队伍,每季度至少开展一次“打非”行动。
3、市安委办制订火工产品、电力部门联审制度,建立“打非”联动机制。
|
扎实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
|
4、把水上交通、危险化学品(含使用单位)等事故易发多发行业领域作为我市“打非治违”的核心攻坚行业领域。
5、把非煤矿山、烟花爆竹、油气输送管线、道路交通、建筑施工、人员密集场所、特种设备、民爆器材、涉氨制冷等行业领域作为我市“打非治违”的重点行业领域。
6、突出安全生产工作的重点地区、重点企业、关键环节和要害部位,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着力规范安全生产秩序。
|
加强职业病危害防治工作
|
7、市、县分别制订职业危害专项整治方案并认真实施,每个县市区重点整治1个以上职业危害重点行业(领域)并取得明显成效。
8、重点开展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项目排查摸底申报、职业健康监护情况专项检查,全面摸清底数,实现职业危害网上申报数和职工体检建档人数明显增加。
9、认真做好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监管,力争新上建设项目“三同时”审查覆盖面达到50%以上。
10、启动用人单位职业卫生现状评价试点工作。
|
建立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包干负责制和举报奖励制度
|
11、市安委办制订出台专项整治包干负责制度,市、县领导至少包干1-2个重点单位。
12、建立安全生产“打非治违”举报奖励制度并认真落实。
|
基本建设
|
重点任务
|
细化分解
|
加快安全生产监管执法装备建设
|
1、市级安监部门会同相关部门制订关于加强安全生产监管执法装备建设具体实施方案。
2、加强特种设备、建设工程、道路交通及水上交通安全监管行政执法装备建设,完善城市消防站配备建设。
|
加快安全生产信息系统建设
|
3、市级安监部门制订安全生产信息系统建设工作方案。
4、市级安监部门制订出台全市信息化建设总体实施方案。
5、完成全市安监系统视频会议系统、办公自动系统和行政执法系统建设。
|
加快应急救援体系建设
|
6、市级安监部门会同相关部门制订关于加强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具体实施方案。
7、完成市级安全生产应急救援管理系统、指挥平台、基础数据库和市级矿山救援基地建设,实现基本应急救援指挥功能。
8、积极推进应急救援预案审查备案工作,按照规定组织开展应急演练。
|
加快安全生产市级技术支撑体系建设
|
9、市级安监部门制订安全生产技术支撑体系建设工作实施方案。
10、安排专项资金,在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非煤矿山、职业卫生等重点行业领域聘请50名左右的专家成立安全生产专家库,建立专家派遣制度。完成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平台建设。
11、筹建安全生产设备设施、职业危害检验检测实验室和宣传教育中心、安全生产考试中心、安全生产专家管理中心、特种作业人员实操考试基地。
12、启动事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研究。
|
基础工作
|
重点任务
|
细化分解
|
加强安全生产监管体系建设
|
1、建立健全县市区职业卫生监管机构,强化县、乡两级安全生产监管执法力量,规范乡镇(街道)安监站建设和各类工业园、开发区安监机构设置,开展乡镇(街道)安监站标准化建设,确保机构、编制、经费、装备“四落实”,做到有人干事、有权管事、有钱办事。
2、建立和落实村级安全生产专干制度。
3、严把安全生产监管人员入口关,加强业务教育培训,优待关心基层安监人员。
|
切实强化安全生产责任制和“一岗双责”
|
4、检查各级党委(党组)常委会、政府常务会每年两次以上听取安全生产工作汇报、研究解决安全生产重大问题的落实情况。
5、市安委办提请市委市政府出台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加强县乡安全监管能力建设的意见。
6、市安委办对落实安全生产“一岗双责”配套制度开展专项检查。
7、提高安全生产指标在绩效考核、社会管理创新、文明单位考评和干部年度考核工作中的权重,严格落实“一票否决”制度。
8、严肃事故查处与责任追究,严厉查处事故迟报、谎报、瞒报行为,建立安全生产事前问责制度。
9、推动县级财政按照人均不少于3元的标准安排安全生产专项经费。
|
严格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
10、检查落实安全专项经费提取和使用等经济政策,推动企业认真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切实做到安全投入到位、教育培训到位、基础管理到位、应急救援到位。
11、市安委办制订企业安全生产诚信曝光制度,对存在严重非法违法和违规违章行为、发生安全事故的,在企业信用评级、项目核准、用地审批、资金安排、融资扩股、品牌评定、评先评优时予以限制。
|
加强安全生产法制建设
|
12、市直相关部门分行业制订安全生产法制建设工作计划并扎实推进。
13、制定和完善行政许可程序、执法检查、行政处罚备案、案件审理规则以及省政府即将出台的《湖南省安全生产行政检查暂行规定》和《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办法》等有关规定的配套制度建设。
|
扎实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
|
14、分行业制订标准化建设工作方案,推动高危行业80%的规模企业达标,工贸行业30%的规模企业达标。
15、市直相关部门对标准化达标企业组织回头看,对创建达标的企业进行抽查,不再具备条件的坚决摘牌。
16、设立标准化工作引导资金。
17、积极开展小微企业和相关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制修订工作。
|
完善安全社会化风险防控体系建设
|
18、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责任保险承保扩面工作,全市重点行业(非煤矿山、尾矿库、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冶金等)行业安责险覆盖面处于全省先进行列。
19、积极鼓励有色、轻工、建材、机械、纺织、烟草、商贸、电力、特种设备等行业企业参加安全生产责任保险。
|
加快安全生产科技成果应用
|
20、完成矿山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尾矿库在线监测监控系统建设,完善道路交通动态管理联网监控系统。
|
加快淘汰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落后产能
|
21、与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相结合,按照“淘汰一批、整合一批、转移一批”的要求,利用市场倒逼机制,加快非煤矿山整顿关闭整合,加快化工园区集中建设和城市中心区化工企业搬迁。坚决关闭取缔不符合产业政策、浪费资源、破坏环境的“五小企业”,淘汰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落后产能。
|
基层创建
|
重点任务
|
细化分解
|
继续深化安全生产示范乡镇和示范县创建活动
|
1、依照湖南省安全生产示范创建办法,进一步完善市级示范乡镇创建标准、动态管理办法和对口帮扶制度。
2、对2014年度安全生产示范乡镇创建继续实行限量提质,全年确定推荐9个乡镇申报省级示范乡镇,择优确定6-8个乡镇提请省安委办验收;确定推荐15个乡镇申报市级示范乡镇,经考核验收后,择优确定10-12个乡镇提请市政府命名表彰。
3、配合省安委办全面启动安全生产示范县创建和省级示范乡镇预验收工作,完成2014年全市安全生产示范乡镇考核验收、命名和表彰工作。
4、市安委办对创建成功的省、市两级安全生产示范乡镇进行回头看,加强动态管理,工作滑坡的予以摘牌。
|
广泛开展安全生产示范企业、示范社区、示范村组、示范工地等创建活动
|
5、结合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和“安康杯”竞赛活动,广泛开展安全生产示范企业、示范社区(村组)、示范工地、平安校园、文明交通示范公路等创建活动。
|